風林火山絕技-備前茶碗
溫事的器物生活美學 - vol.26
六古窯之一的備前燒
以絕妙的技術控制風與火的技巧
完全不上釉藥、強調樸拙的原色
風與火焰在窯中劇烈的燃燒衝撞
留下火焰自然流動的痕跡
盤旋在窯內的灰燼慢慢的凝結附著
每個器物都竭盡工匠技術之力
表面呈現獨一無二的景色
千年來累積的柴燒技巧保存下來
至今仍然不斷製作出動人的作品
風林火山交織出的絕妙景致
這是需要時間品味的成熟工藝
備前燒是無釉燒締陶的代表
器物具有濃厚的土味
燒成後會呈現赤色、褐色、黑色、青色等窯變
備前燒自古使用赤松木做為燃料
經過10日至14日的漫長燒製過程
形成胡麻、かせ胡麻、緋襷、棧切、牡丹餅等特色
表現出細膩微妙的風味
使用幾乎相同陶土、相同的窯及木料
所燒製的陶磁器來說
能在同一窯中燒出各式各樣的窯變趣味
茶陶是講究樸素且不張揚的器物類型
無釉、燒締、自然釉這些特徵
對於茶人來說是非常自然且悅耳的
這些超越技巧所展現的美
在接近無表情的表情中發現有趣之處
正是蘊含豐富的茶道美學意識
備前燒在樸拙的器物中表現深沉隱藏的力量
這並非單純以技術支撐的工藝
而是講究美與心的藝術世界
備前、信樂、伊賀的茶之湯道具所擁有的美
是純粹的抽象工藝
室町時代的茶人們追求的是「冷凍枯寂之美」
又稱為侘寂 「wabi」「sabi」
是在豪華炫富的貴族茶藝中
加入當時先端的禪宗思考哲理
將禪與茶合而為一的嶄新模式
村田珠光追求「wabi」「sabi」的世界
率先提出「佗茶」的主張
從此決定了茶道世界的主流
備前陶器所展現的冷冽寂靜像是冬天乾枯景色
正是體現「冷、凍、枯、寂」美學思想
這樣的崇高美學是高次元的美意識
∣ ← Back ∣ vol.026∣Next →∣
溫事的器物生活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