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杓的定型
茶杓能表現作者的個性或風懷
自然也有作者的定型
村田珠光時代使用唐物象牙杓
並任命珠德等工人以竹仿寫象牙的杓形
稱作珠德型
珠德型較一般茶杓長
中程漸細
向上曲線至切止外開
櫂先的路不明顯
當然為無節
紹鷗則大致承襲
只留有切止上的節
利休之後
將茶道統一
茶杓形也完成利休形
大致為薄作
取中節.蟻腰
節裏高且深
長約疊目十二半(約18.8cm)
後世也以此尺寸為標準
且茶杓都有施拭き漆
利休周邊大致都以此為基準
再各自發展個性
在此很難以一筆說明
利休的兒子道安所削的茶杓
較利休多幾分強力手感
少庵則反而較柔和
利休門下的古田織部所削的茶杓
力道非常強
有武人的感覺
大多是大櫂先.深樋 |
七哲中的瀨田掃部所作的茶杓
特別長且寬
類似利休搭配稱作湖的大平茶碗所削的茶杓
織部門下的小堀遠州
可以說是藝術茶杓的創始者
首先挑選適宜的竹
斑紋.胡麻.縞等景色豐富
細身且多二重撓
節下削皮展現侘び風格
筒也和杓一樣多有景色
代表杓「有馬山」
或是引用古歌為銘的歌銘等
藝術性達到頂點
権十郎以後至近世宗中
所作都受到遠州影響
片桐石州則不像遠州有景色
但具品格
多使用白竹
利休的孫子
元伯宗旦
則完成草體茶杓
多使用白竹
節裏也不像利休明顯
筒也表現侘び的極致
大約從這時就不施拭き漆
宗旦門的茶杓則是宗旦親授的樣式
山田宗徧則接近利休較細身
杉木普斎則大小長短沒有一定
飄輕灑脫
筒書.銘等也都有獨特風格 |
雖然自千宗旦以後分作三千家
表千家的江岑的茶杓為少庵風格
到了原叟則風格飛躍起來
原叟喜好自由恣意的作風
銘也多是即興.諧謔
到了如心齋則又回到細的作法
櫂先等邊且尖銳
仙叟受父親侘び的影響
較為細身
大多會在裏面加上小刀目
銘也多是優美
又玄斎一燈的茶杓則較大且沉穩
樋的部分深且強力
櫂先帶有尖味
到了次代不見斎
櫂光則呈鉾狀
認得斎則又磨得細身作風
玄々斎又重新帶有強力作風
以露為中心削製
圓能斎更為明顯
淡々斎則將露和兩肩呈幾乎水平
官休庵為一翁以下
大致都以宗旦風格為主
藪內流的四代目的竹心則留有奔放的茶杓
比老斎在筒書.箱書展現灑脫輕妙的獨自領域
其他還有土肥二三
則是在節上的一邊削得較深較薄
空中所作的茶杓則多是行年書き的針彫
茶杓的作者從雲卿茶僧到市井的侘び茶人
有數千多種
不可能一一列舉
因此只能靠多年經驗累積來辨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