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刨 
茶道器物365 - vol.13 
飛刨是從中國傳來的裝飾技法 
                        先在陶土素胚上塗佈化妝土後 
                        器物在轆轤快速轉動下 
                        使用具有彈力的金屬特殊工具 
                        在器物上產生彈跳波線狀文樣 
                        形成密密麻麻點狀圖形是最大特徵 
                      技術秘傳至日本九州深山中 
                        經過三百年堅持而保存下來 
                        民藝之父柳宗悅到了小鹿田 
                        深入瞭解後驚異於民間技藝能量 
                        將小鹿田燒評定為世界一的民藝 
                       小鹿田的陶土黏性強且鐵份含量多 
                        素燒後多呈現深褐色並不美觀 
                        因此在器皿表面使用飛刨技法刻出細小紋路 
                        或是旋轉器物畫上"刷毛目"的裝飾技法也很常見 
                       小鹿田位於大分縣日田市大字鶴河內 
                        村落中有數十戶的窯燒小聚落 
                        傳承作法為"一子相傳"模式 
                        一家只傳給一個兒子且不傳外人也不收徒弟 
                        所以時常會見到父子一起工作的情況 
                        從開窯到現在的製法一脈相傳 
                        獨特的三家十窯體制已延續了三百年 
                        現在的十窯都是當初開窯的黑木、柳瀨家子孫 
                       所使用的陶土是從皿山取得黏土 
                        利用河川水力和唐臼搗出細緻陶土 
                        平均分配供給各窯使用 
                        製作出來的成品也不會各自落款 
                        整個聚落一起為了捍衛傳統而努力                       
                      ∣ ← Back ∣ vol.13 ∣Next →∣ 
                      茶道器物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