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信的繪曆與錦繪
浮世繪之美 - vol.a57
「見立て的極致」
寶曆期(1751-64)後半
江戶進入繁榮安定的平和時期
武士與富裕階層的文化人
開始互相交流洗好與興趣
由於當時頒布曆法為官方特權
民間不允許私下發行月曆
但民間又有月曆的需求
於是產生繪曆這種隱晦的月曆形式
興起絵暦交換會的私下交流形式
江戶時代使用以月亮為基準的太陰太陽曆(陰曆)
以月亮的圓缺為基準的年曆
1年只有354-355天
因此需要調整為以太陽為基準的太陽曆
1年365天
首先是每3年設置一次「閏月」
有閏月的1年會有13個月
1年是383-385天
另外也要微調「大月30日」「小月29日」順序
對於庶民日常來說
需要知道大月和小月的順序
但是大月小月的順序每年都不同
很難記得
因此江戶初期許多人會貼順序在柱上
隨著菱川師宣的登場
浮世繪流入庶民生活中
開始要求繪師們製作繪有大小曆的「繪曆」
雖然不像交換會上的如此豪華
但繪曆在交換會之前就己經存在
本來是注重實用性的絵暦
文化人開始在江戶各地
展開品評絵暦的「大小の会」
大家樂衷於發表自己帶來繪曆
以追求驚豔他人的炫耀效果
春信在繪曆交換繪誕生多色摺木版畫(錦繪)
之後以「見立て」的畫趣發展錦繪
繪曆交換繪的大流行與錦繪
明和2年(1765)繪師鈴木春信
與俳人旗本大久保巨川挑戰多色摺木版畫
完成全彩的繪曆
成為錦繪的原點
繪曆交換會風潮在明和3年(1766)漸趨式微
浮世繪版元們看準美麗摺物的商機
轉而以「吾妻錦繪」出版
販售給一般大眾
春信也以錦繪的創始者成名
當世繪師們爭相描繪春信風美人
而春信而是將趣向放在見立繪
藉由古典題材以及繪曆的趣向
發展錦繪作品
∣ ← Back ∣ vol.a57 ∣Next →∣
浮世繪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