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斎-15.信州諏訪湖
しんしゅうすわこ
冨嶽三十六景
(創作年代:1831 - 1834)
浮世繪之美 - vol.1115
諏訪又寫作州訪.須波.諏方
湖的周圍17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
湖畔的上諏訪和下諏訪
都是自古就開發的村落
上諏訪為城下町
下諏訪則是以淨瑠璃和歌舞伎知名的諏訪神社
這裡是甲州街道的終點站
也是往中仙道的合流地點
從以前上下諏訪就相當繁榮
這幅作品描繪諏訪湖北岸
下諏訪的景色
畫中的城是天正18年(1590)所建的高島城
畫中地點距離富士山約100公里
是能夠觀賞富士山的最北處
北齋以水平視角
將眼前的大松樹作為畫面中心
松樹上的木節描繪相當顯眼
以點描技法而非平滑線條
對雕版師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比起雕刻線條來說
雕刻圓點需要耗費更多時間
前景懸崖上酷似富士山的茅草木屋
旁邊是兩棵呈V型伸展的松樹
諏訪高島城彷彿漂浮於湖中
湖面上一艘小船漂浮
呈現寧靜的山湖風景
諏訪湖因為湖水低溫下冰盤膨脹
使湖水冰裂發出大聲響
出現宛如冰堤防的奇景
當地人認為是諏訪明神正在渡湖所形成
因此又稱作「御神渡」
葛飾北斎(かつしかほくさい,1760-1849)
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大師
葛飾北齋多才多藝
作品涉獵版畫、水墨、染畫、圖書插畫
以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
《北齋漫畫》為其代表性作品
∣ ← Back ∣ vol.1115 ∣Next →∣
浮世繪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