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保土ヶ谷 ほどがや -新町橋
東海道53次
浮世繪之美 - vol.105
離開神奈川宿場以後
越過帷子川進入保土谷宿場(又名"程ヶ谷宿")
畫題是「新町橋」
過去有程谷、帷子、新町三宿
於慶長二年(1957)合併
作品中描繪行人走過帷子川上的新町橋的場景
帷子川在昭和年間發生了改道
畫中的橋已不在原址
畫面上半部以橘色渲染
讓人聯想到秋天的顏色
民宅與樹木充滿野趣
藍色川水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冷冽
歌川廣重的作品當中經常出現飲食店場景
街道上有著“二八荞麥”的招牌
這讓當時的吃貨非常興奮
二八蕎麥是二成麵粉混合八成蕎麥粉
它的名稱由來有兩個說法
一種是按照材料比例來命名
另一種說法是在江戶時代後期
其普遍價格為十六文錢
然後將其拆成「二乘以八」來命名
渡橋上是從新町前往江戶的大名行列
四人身穿藍衣,頭戴斗笠
扛着武家駕籠和行李
靜謐的場景傳來上橋下橋的腳步聲
廣重總是在自然景色中加入庶民的生活
像是左側田圃間有兩位走向田圃的百姓
廣重細緻地描繪了橋的機構
中景左右各有巨大的樹木
将宿場的房屋包圍起來
遠處則是夕陽下是用墨色點染的弧形小山
虛無僧頭戴稱作“天蓋”的深編笠
腰間還别着尺八
虛無僧屬于禅宗一派的普化宗
據說犯罪武士若成爲普化宗之僧就可以免刑
幕府也給予自由行旅的特權
江戶時代中期之後
遊蕩無賴之徒假冒虛無僧橫行于世
其中也有很多是吟遊藝人
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1797-1858)
《東海道五十三次》於1832年-1833年間發行
爲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成名作
描繪由江戶至京都的53個宿場
包含起點的江戶日本橋和終點京都三條大橋共55景
∣ ← Back ∣ vol.105 ∣Next →∣
浮世繪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