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ENU
LOGO LOGO

三百年一子相傳民藝陶
溫事的器物生活美學 - vol.04
美觀漂亮的東西不一定是美的
看起來粗糙不完美的東西
也可能蘊含美的元素
就看是否能領略其中的動人力量
柳宗悅在民藝之國日本一書中談到
他在一個燒陶的窯場中
形容他對此一環境的形容詞
以貧寒二字來形容他所見到的景象
表現在器物上
可說是一種擁有清貧姿態的陶磁
然而卻因此顯得樸實
讓作品帶有謙遜特質和純樸之趣
也就是清貧之美
茶人們所尊崇的苦澀之美
在器物上自然地顯露出來

現代器物為了商業考量
為了吸引關注達到促銷效果
無可避免會加入諂媚元素
以討好人的眼及身體
講究設計的流行器物
通常賞味期很短
能夠撐過時間考驗的事物
不管是文化.地元或是人的情感
承載了如此巨大重量的事物
必有其動人之處

正如柳宗悅所說
百年前在他眼中看到的陶鄉
經常是貧瘠荒蕪的清貧樣貌
我們數十年來探訪日本各地的陶磁產地
大部分都是在偏僻的鄉間小村落
第一個印象就是寧靜祥和
幾乎看不到人煙般的寂靜小鎮
偶而在商家才會聽到人聲招呼
每個陶鄉都像是時間被暫停的地方
宛如回到昭和大正年代的場景
令人不禁感嘆懷舊風情之美

民藝是經過漫長時間考驗後
到現在還能堅持下來的結晶
生產民藝品的村落
幾乎都是半陶半農的生活型態
數百年前一群農民找到適合做陶的土質
在此落戶定居下來
克服窮山惡水般的艱困生活
傳承並修正這些技藝參數
盡力做出他們能力極限的器物
即使不見得符合每個人心中美的標準
但在數十代人的努力堅持下
乘載著動人的念想
這才是民藝器物該有的情感厚度

位於大分縣小鹿田的皿山
可說是民藝陶的聖地
山村中約有數十戶的窯燒小聚落
小鹿田燒的傳統作法為「一子相傳」的獨特模式
製法只單傳給一個兒子
不傳外人也不收徒弟
所以時常會見到父子一起工作的情況
從三百年前開窯到現在的製法一脈相傳
獨特的三家十窯體制
都是當初開窯的黑木、柳瀨家的子孫
為維護「小鹿田燒」的品質與形象
小鹿田的各家窯場協議陶土共同採集
並總量分配。且以「小鹿田燒」為共同品牌
嚴禁在器皿上烙印窯場或個人名稱

← Back ∣ vol.004∣Next →
溫事的器物生活美學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logo
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 ∣ Tel:2521-6917
Mobil:0935-991315 ∣
營業時間:中午12點~晚上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