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津燒賞玩知識
大人的器物學 VOL.38
近代作家陶器經常刻意露出手作痕跡
突顯手製品的獨特表情
例如手跡與目跡都是賞玩的重點
在傳統陶器的世界裡
控制當地泥土特性與火焰的燒成技術
才是耗費數代人不斷累積的技術結晶
從手心感覺器物底部的粗糙質感
比起細緻光滑的唐物來說
更能體現茶道中的侘寂(Wabi-sabi)
傳達出朴素、寂靜、謙遜、自然意像
唐津燒可說是起始於400年前
在朝鮮之役後許多朝鮮陶工被強迫遷移至唐津一帶
受到日本大名保護而開始製陶
所以初期的唐津燒和朝鮮李朝的雜器非常相似
唐津的轆轤和登窯
朝鮮陶工在唐津地區築窯之前
日本主要是以手轉動轆轤製陶
燒窯也是建築在半地上式的窯穴
因此從朝鮮傳來的「腳踏式轆轤」和「登窯」
成為日本窯燒界的大革命
不僅是陶器外觀上的變化
相較於半穴窯,登窯所需柴火也減少許多
唐津燒的釉藥和胎土
唐津燒的主要是以木灰的「土灰釉」為主
像是繪唐津、無地唐津等
都是以土灰釉作為基礎釉藥
縞灰釉因為有白濁作用
所以大多使用在斑唐津
或是同時使用縞灰釉和黑飴釉
呈現掛釉特色的朝鮮唐津
其他像是鐵釉、灰釉則多使用在壺類器物上
唐津的主要土質通稱為「砂目」
並非是真的在土中含砂
而且唐津的土質不是非常滑順,帶有粗糙質感
另外還有一種唐津土黏性比砂目好
是質地再細緻一點的砂目
這種土質有些鐵分含量多,有些鐵分含量少
鐵分含量多的土質燒製後多呈現黑褐色
鐵分含量少的士質燒製後比較接現原土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