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ENU
LOGO LOGO


百年前的茶道經典

茶式花月集-月之卷

短檠 / 竹檠 / 灯台

短檠(たんけい)

短檠是背低的燈台
使用於四疊半以上的廣間
利休喜好的是總體黑塗
高四寸
寬七寸三分
略微上方凹陷的底盒的背面附有高一尺一寸的板柱
由上往下一寸八分處有一個圓孔
再往下一點則是作為火皿受的金輪
板柱沒有孔
上方有時會切有矢筈

短檠的板柱上附的金輪上放置「下土器」
在上面放著「油盞」是放油的器皿
「長燈心」再從柱的孔向後垂下做一個結
下方的台箱上放著四折奉書紙
再放上「下皿」再放一根黑文字
台箱裡放置油注
油盞、下土器、下皿都是樂燒。
盞因為形狀圓圓類似雀形
所以又稱為「雀土器(雀瓦)」

長燈心通常是七條用
依場合增減以奇數為主
短檠的使用方式是在台箱上放上四折的奉書紙
在上面放置下皿
板柱上的金輪上放置下土器
在上方放置雀瓦
雀瓦的蓋打開放油
長燈芯通過短檠的柱上的孔
芯浸在油內
芯端稍微超出雀瓦口
點火調整火炎
關雀瓦蓋
後方垂放的長燈芯打一個結
切斷尾端整齊平整

短檠在初座時雀瓦上蓋是蓋著
後座時上蓋打開放在下皿上

利休形短檠
為檜製.整體為黑花塗
其他還有搔合塗

高內法四寸(12.1cm)
外法四寸五分(13.6cm)
長上六寸七分(20.3cm)
長下七寸三分(22.1cm)
橫上五寸五分(16.7cm)
橫下五寸八分五厘(17.7cm)
側板厚三分(0.9cm)
蓋厚四分二厘(1.3cm)
內七厘(0.2cm)的決面

高一尺七寸(51.5cm)分中
台上一尺三寸(39.4cm)分中
寬一寸(3cm)乘六分(1.8cm)
鐵物輪
直徑三寸二分(9.7cm)
座金八分(2.4cm)鐵製
環的柄前一寸四分(4.2cm)
後八分(2.4cm)
燈心穴
柱從上往下一寸八分(5.5cm)
直一寸(3cm)橫八分(2.4cm)
小判形的孔穴

竹檠(ちくけい)

竹檠是竹製的短檠
在切角的杉板上立著二節的竹筒
竹筒的上部的凹形處斜嵌進一個竹片稱作「舌」
竹檠有把手也有沒有把手的
在小間時使用
竹筒上放下土器
再放上雀土器
在竹舌上掛搔立

短燈芯通常是五條用
依場合增減以奇數為主
燈芯的燃殼自然的落在舌的位置
收至竹筒中
竹檠的使用方式
竹筒上方放置下土器
上面放置雀瓦
雀瓦的上蓋打開入油
燈芯浸泡油中
芯端超出雀瓦口一些
點火調整火炎
搔立放在舌上
蓋上雀瓦的上蓋

竹檠在初座會蓋住雀瓦
後座則會取開雀瓦的上蓋

竹製短檠的一種
極為茶佗
使用於不能放短檠的小間茶席
竹筒下付有赤杉的角切台
為二節竹筒
在切口處嵌付竹舌
後方有小判形孔穴可掛於鉤上
在二疊台目時
置於爐前的向板上

利休形竹檠

長五寸四分(16.4cm)
寬五寸一分(15.5cm)
厚四分三厘(1.3cm)
角一寸(3cm)切落
竹筒
高至台上端為一尺四寸五分(43.9cm)
直徑三寸二分(9.7cm)
自節上往下四寸二分(12.7cm)
嵌入舌的切口三寸四分(10.3cm)
寬一寸四分(4.2cm)
長三寸二分(9.7cm)的舌
掛穴
後方上往下一寸(3cm)
直長一寸三分(3.9cm)
寬九分(2.7cm)的小判形孔穴

灯台
(とうだい)

燈台是在台座上立一個柱
並放置稱作蜘手的台
在上面放裝油的油盞
放油浸泡燈心點火的道具

燈台有木燈台、菊燈台、結燈台也有掛燈台
木燈台的利休形是台為松木
柱為杉木
蜘手為桐木,蜘手上放樂燒的雀土器

菊燈台是台座為菊花形

結燈台是三根丸棒綁在一起
上下分開立著
上方放油皿
在宮中的夜晚辦公事時所使用
如心齋喜好使用皮付的木

掛燈台是掛在廊下或是水屋的燈台
利休喜好的是竹製或是木製
因為是水屋用
所以竹掛燈台是用粗竹子
下面有一個環
竹節的部分成為火皿
木掛燈台是長方形的後板附有木製的蜘手

燈油則是從植物採油
古用胡麻.麻.荏胡麻.犬山椒
以及榛木.海石榴.犬榧.吳桃等
桃山至江戶
還有菜種.綿實.桐.榧等

而燈心古時使用綿布或是麻布
後來使用藺の髓
一般稱藺草為燈心草
從以前就會以藺作為敷物或容器
後來才作為燈心使用
燈心數分作二種
通常是奇數
短檠為七筋
其他還有五筋或三筋
露地廻り一般為三筋
月夜時則多使用五筋較為明亮
長度
長燈心
一尺四寸(42.4cm)使用於短檠
短燈心
七寸(21.2cm)使用於短檠以外

← Back ∣ 072 ∣Next →


22
22
22
22
22
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