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織部燒茶道器物365 -vol.4
 桃山時代末期千利休的後繼者
 古田織部以其獨特的器物觀與品味
 提出了前所未見的奔放創意
 大膽破格的造型與器物扭曲的型態
 獨特的幾何線條與筆觸
 解放了原本極度壓抑的器物世界
 幽玄與完美不再是至高美學標準
 織部燒在表面施予大範圍的銅綠釉刻意強調綠色的存在感
 使用轆轤成形後予以特意歪曲變形
 口緣故意捏得彎彎曲曲或是不對稱設計
 再加入流行的鐵繪裝飾成為織部燒特色
  織部燒的形態相當多變如仔細區分可列出織部七變化
 大膽歪曲且只有單一黑色的織部黑茶碗
 使用黑白對比和文樣的黑織部茶碗
 整體淋上綠釉的總織部
 分別淋上透明釉和綠釉的青織部
 擁有紅色表面且華麗的赤織部和鳴海織部
 在白色表面上有著雅緻的文樣的志野織部
  第一變 - 織部黑表面沒有任何文樣的純黑色變形茶碗
 在燒成中從窯內取出急速冷卻產生漆黑色
  第二變 - 黑織部和織部黑同樣是黑色但是繪有文樣
 先描繪圖樣之後再淋上長石釉
 或將黑釉除去而顯露出文樣的技法
  第三變 - 青織部、總織部青織部以銅綠釉和長石釉進行裝飾
 並在白色底土部份描繪文樣
 整體為單一綠色的器物則稱為"總織部"
  第四變 - 志野織部使用長石釉製成白色陶器後在釉下描繪文樣
 技術上大部份和志野燒相同
  第五變 - 彌七田織部彌七田織部是創意極盛時期的代表器物
 這個時期以彌七田窯為代表
 生產出獨特的雅緻器物
  第六變 - 赤織部使用含鐵份高的赤土燒製成器物
 圖像種類繁多,有幾何圖形也有具象圖形
 在表面以白泥裝飾後再以鐵繪描出細部輪廓
  第七變 - 鳴海織部鳴海織部的色彩和製作技法非常豐富
 以白土和鐵分含量多的赤土組合而成
 ∣ ← Back ∣ vol.4 ∣Next →∣茶道器物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