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ENU
LOGO LOGO

傳承千年古窯-備前燒
溫事的器物生活美學 - vol.20
日本六古窯之一的備前燒
近代藝術巨匠魯山人對備前燒極度推崇
"備前燒可說是無釉陶中最美的
古備前所呈現的土味是世界級的
備前燒透過土和火的微妙交互作用
展現出最美的姿態"

日本在桃山時代開始注重自然樸拙的茶陶
開始意識到簡樸之美並追求美麗的火色
特別是備前燒的火襷、牡丹餅等技法
強調火色的窯變得到茶人的喜好
茶聖千利休發掘備前燒的樸素之美
並將之使用在貴族大名的茶席之中
當時茶人們追求的是「冷凍枯寂之美」
又稱為侘寂 「wabi」「sabi」
是在豪華炫富的貴族茶藝中
加入當時先端的禪宗思考哲理
將禪與茶合而為一的嶄新模式
備前陶器所展現的冷冽寂靜像是冬天乾枯景色
正是體現「冷、凍、枯、寂」美學思想
這樣的崇高美學是高次元的美意識

備前燒只靠土和火焰所練製而成的樸素之美
比起華麗的釉燒器物
更能夠凸顯盛裝的料理和花朵
在日本高級的料亭或旅館
甚至是美術館與藝廊之中
都可以看到備前花器與食器的搭配

備前燒位居柴燒陶藝頂點
完全不上釉藥僅使用赤松木做為燃料
在同一窯中就能燒成出胡麻、かせ胡麻、
緋襷、棧切、牡丹餅等樣貌
能夠表現出各種細膩微妙的風味
不光是視覺上的美感與協調
備前燒器物表面的細小紋理
能夠減緩水分蒸發及水質腐化
比起華麗的釉燒器物
更能夠凸顯盛裝的料理和花朵

備前燒自古不使用釉藥
從晚秋時節挖掘稻田下的黏土層
放置三年時間讓不純物及雜質自然腐化
用手將黏土中的雜質一個個去除
同時除去土中過量的鐵質
必須經過揉練的繁複程序
再放入地下保存三年~三十年時間
土質充分熟成後具有更好的黏性
就像是有生命的泥土

備前燒的黏土細緻且耐火性較低
採慢火溫燒的形式燒成
長達14天日夜不停火的升溫燒製過程
對陶工職人是相當大的體力負擔
更得耗費多達兩千至三千束赤松木
才得以成就堅固耐用的絕美器物

← Back ∣ vol.020∣Next →
溫事的器物生活美學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logo
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 ∣ Tel:2521-6917
Mobil:0935-991315 ∣
營業時間:中午12點~晚上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