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 
                日本名陶百趣 - vol.41 
                  - ca. 10,500–ca. 300 B.C.- 
                    於九州的鹿兒島縣下所燒製的薩摩燒 
                    興始於桃山時代從朝鮮渡海而來的陶工們 
                    在薩摩藩主的島津義弘(1535~1619) 
                    積極的窯業振興政策之下的結果 
                    而有趣的是 
                    在歷代藩主致力於窯業之下 
                    派遣陶工至東海地方的瀨戶.京都或是有田等 
                    學習新的製法和作風 
                    因此使得薩摩燒的製品 
                    樣式繁多到讓人覺得不是出自同一地方的結果 
                    而薩摩燒的不同作風大致可分作三個系統 
                    其一為色繪薩摩 
                    在卵殼色的器肌上施極細緻的色繪文樣 
                    其二則是苗代川窯的代表黑釉甕或壺 
                    其三則是反映武將茶人小堀遠州(1579~1647)的喜好 
                    施褐釉的水指或茶入等茶陶系統 
                    以茶陶來說 
                    當中稱作火計手的白釉茶碗 
                    陶土自朝鮮運至日本 
                    在日本的窯中燒製 
                    使得薩摩燒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如此多樣的薩摩燒 
                    在九州的陶土製品中 
                    追求陶器的可能性 
                    在陶藝史上是具有意義的 
                    這是因為 
                    九州的北部以有田磁器為中心席捲全國 
                    而薩摩燒的土則是分作 
                    黑色胎土稱作「黑物」 
                    白色胎土則為「白物」 
                    將土的魅力展現近世的窯業產地 
                  ∣ ← Back ∣ vol.41∣Next →∣ 
                    日本名陶百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