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派的器物美學世界-乾山果子缽 京燒 平安松洲 溫事萬陶博覽 vol.88
琳派代表日本京都的王朝文化 如果說愛上日本京都文化 其實是沈浸在琳派美學世界中 京都隨處都可見到琳派的風格產物 不管是身上穿的和服或是和果子老舖所製作的點心 甚至在包裝紙上都會見到大量的琳派元素運用
琳派的巨匠-尾形乾山(1663-1743) 在京都以野野村仁清為師學習製陶 在37歲時獨立在仁清的窯付近築起乾山窯 相對於仁清的風雅色繪技巧和轆轤成型 乾山開創了文人灑脫的意匠特色 應用藝術家兄長光琳的畫風 同樣擅長繪圖的乾山 把器物表面當作畫布一般 施以銹繪、染付等繪付技法
「琳派」風格以絢爛的黃金意象 極度大膽且細緻來去表達美的世界觀 琳派產生是建立在和平的背景之上 在歷經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戰國時代紛擾後 由德川幕府掌握政權將政治中心從京都轉移至江戶 在京都的宮廷及上層階級為了不讓王朝文化東移 以復興平安時代的王朝文化為核心 發展出極度裝飾風格的琳派美學風格 這可說是日本的文藝復興時期
琳派在當時是最新流行的指標 在光悅、宗達之後100年 由同樣在京都的尾形光琳、乾山兄弟傳承 再進入100年後的19世紀時 則由江戶的酒井抱一和鈴木其一作為繼承琳派的繪師 「琳派」在這300年間以非常奇特的方式成形 並非因為血緣或是師徒傳承 而是後代繪師感受到琳派的藝術性 自發性的學習進而將光琳的美學世界延續
PHOTO:溫事的乾山果子缽 京燒 平安松洲
∣ ← Back ∣ vol.88 ∣Next →∣
圖片中之器物皆為溫事x茶之器古書堂收藏作品
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 ∣ Tel:2521-6917 Mobil:0935-991315 ∣ 營業時間:中午12點~晚上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