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趨勢中,世界越來越像地球村,經濟也越來越互相依賴,尤其在加入WTO後,國內的傳統產業將面對空前的挑戰,因此地方化、人性化便成為維持自己文化特色及承傳傳統文化的有效方法。「地方文化館」計畫便是希望在全國各地輔導成立可以成為地方文化據點與旅遊資源的表演館或展示館,進行草根文化建設,並在地方帶來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地方文化館」的建置,就是希望蒐集整合地方當地現有歷史、文化、藝術、觀光、生態資源,以充分發揚地方文化特色,為國內旅遊帶來更豐富的內容。

文建會自八十三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及各項執行計畫,鼓勵民眾直接參與地方文化事務的策劃與推動,幾年來已成為社區民眾的具體共識。在培養這麼多社區總體營造人才後,許多社區都凝聚共識之時,希望在各縣市文化中心之外,能在地方提供文化的場所,它是具有社區博物館的性質,能充分吸納社區民眾參與,為社區民眾而存在。

 

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異於過往由上而下、將資源集中於興建文化館舍硬體的作法,希望能將資源投注於利用既有的空間,加以修繕整理,協助地方、民間主動充實其軟體建設,改善其經營。過去幾年中,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文史、藝文工作,已累積相當成果,而且培育出相當多的人才與專業社團,這些成果與人才是充實與營運地方文化館的重要資源。

「地方文化館」計畫希望透過各地文化局,文化中心對於地方上文化生態作整體性的考量與規劃,在全國扶植出一批具有創意、特色的館。「地方文化館」可以是展示館,也可以是表演館,甚至是其他類型的,一方面利用這些空間整合地方文史、藝文人才與資源,一方面提供他們施展的舞台,充分吸納地區民眾的參與,並為社區民眾而存在。強調地方化、社區化外,創意與永續經營能力是「地方文化館」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從規劃、到經營、管理都儘量由民間團體來進行。因此是希望在地方建立一個公部門與民間合作的平台,不但不增加公部門之人事負擔,而且提供地方發揮的機會。近年來,中小學校強調鄉土教育,也希望地方文化館能夠為此提供一個媒介與場域。除此之外,更希望透過整體「地方文化館」計畫的推動,資源、經驗較豐富的館舍,能夠帶動其他的館舍,彼此協助、鼓勵,建立起各個館之間的聯繫網絡。

總而言之,地方文化館計畫重點在於由各地方提出具有創意而又能永續經營的計畫,讓地方能夠進一步自主地從事文化創造,讓一些過去未被充分利用的場所有更多的可能性,更豐富的內容,並且讓文化資源更往基層扎根,以落實文化民主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