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帳號
輸入密碼
您是本站第 110248 位貴賓!
請選擇您要搜尋的種類
工業區
產品名稱
※輸入部份產品名稱即可
依公司名稱搜尋
※輸入部份公司名稱即可
水利署多管並進上下著手,以活化石門水庫再現昔日風華
登入時間 2004/12/10


石門水庫於民國52年建壩蓄水營運以來,歷經41年至民國92年止,水庫累積淤積量約達5,600萬立方公尺,佔水庫蓄水量18%,自民國88年「921地震」後,水庫集水區上游多處山坡地土石多處鬆動、崩塌,加上連續兩年之乾旱,今年又遭逢艾利颱風豪雨侵襲,使得約有2,000萬立方公尺泥砂運移入庫,淤積面幾乎掩埋標高195公尺石門大圳取水口,另標高200公尺以下原水濁度更高達10萬度以上,使得南桃園地區無法正常供水。

據此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正積極地籌辦各項計畫,期以達成減淤成效,並活化水庫再造石門勝景為當下目標,其做法將於水庫增設取水工程,該局計畫於水庫左壩墩增設取水設施,供颱風、豪雨、洪水來襲導致水庫原水渾濁時,直接抽取水庫約標高220公尺較上層原水,銜接自來水輸水管線將原水輸送至淨水場,以確保大桃園地區民生用水供應穩定,該工程將於94年2月施工至94年9月完工;另再置設第二後池工程,於水庫下游1,500公尺蓄水庫範圍增設第二後池,於豐水期蓄滿水量約500萬立方公尺作為備用水源,每年將可增加約2,500萬立方公尺水量,並於颱風期間先行沉澱原水,降低濁度,供下游板新水廠及平鎮第二抽水站供需民生用水,並於枯水期提供休閒及遊憩使用,該工程預計94年10月動工,99年12月完工,並將徵收大溪榮安二村用地,以避免洩洪危及該村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同時於水庫增設排砂設施工程倘遭颱風、豪雨、洪水時,配合水庫年平均淤積量285萬立方公尺,由排砂道將水庫異重流直接排入下游河道,減少水庫淤積,並可供給下游河道必要之砂源以平衡河道沖淤,並避免下游跨河構造物損壞,該項工程於94年12月啟動預計99年12月完成,另將規劃濱海地區填海造陸之砂源,使物盡其用減少及避免二次污染;另於水庫上游增設攔砂壩工程,有鑑於艾利颱風過境後,豪雨沖蝕造成石門水庫集水區大量土石之崩塌,將大漢溪上游各主流攔砂壩淤滿,為防止颱風豪雨沖蝕重蹈覆轍,乃規劃於大漢溪主、支流河道適當地點,再增設中小型攔砂壩,以延長水庫壽命,該項工程於94年6月開始施作,預計98年12月完工

 

版權所有 © 2003 中華民國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