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難以衡量的價值標準
時常會有人問道"溫事"的選器判斷標準是什麼?
除了來自個人主觀的喜好之外
我想應該是來自"時間"的因素吧
近代的工業化生產模式,大量生產與自動化製造
要求在最短的時間下,委託代工廠進行大量複製
設計者本身不製造,而是以低廉快速的價格取勝
難道便宜又快速的東西真的能夠感動人心嗎?
在傳統手工藝製作的年代
工匠們可以為了製作出堅固耐用的器物
耗費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去完成一件器物
"時間"真的是非常昂貴的成本
如果能夠理解這些器物背後所付出的時間
就能夠好好去欣賞器物的美感
而不是去在意手工製作的痕跡
|
陶磁器的製作生產已有上千年的時間
在不斷的失敗中去找到控制火焰與溫度的技巧
一代代把燒陶的知識傳承下來
透過父傳子、子傳孫的近距離傳授技法
現在見到這些迷人的技藝都會讓人感動
你願意一生為了製作器物而付出所有時間嗎?
"時間"是最難以衡量的價值標準
經常會有人問...這件器物賣完了什麼時候會再有...
當我們說可能要六個月甚至一年之後
通常就不會再繼續問下去了...
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來等待器物完成
當然也會有人問..
問什麼要花這麼久的時間
難道不能快一點嗎
因為我們選擇的器物
通常是需要作者獨立完成的作品
一個個親手製作再加上繁複的過程
最快也要四個月的時間
有時也會碰到作者來信道歉
說這一次的作品沒燒好
還要再重做等待下一次的燒窯過程
而耗費時間最大的階段其實是來自於材料的準備
|
在器物塑形與燒製之前
你知道泥土要花多久時間去準備嗎?
以傳統的備前燒來說:
泥土的採集要在晚秋的時間進行
去挖掘稻田底下1.5公尺以下的黏土層
採集完後先放三年的時間讓有機物自然腐化
再用手工及過濾方法去掉所有雜質
然後再靜置三年至三十年時間等待土質穩定及熟成
最後才取出黏土做成器物
不同產地的泥土各有不同的程序
但等待土質熟成是非常耗費時間的步驟
像京都的樂家所製作器物所用的黏土
需要隔代使用.至少需等待五十~七十年
根本是難以入手的夢幻器物啊
所以在溫事所看到的器物
真的是得來不易啊
也希望收藏器物的人
可以好好珍惜它
器物好好使用是可以當成傳家寶物的
PS.照片是九州日田小鹿田燒的風景
傳承三百年前的工法
用唐臼水車敲擊的碎石技術
需要至少兩週的時間將碎石粉末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