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天地人合一的古典陶磁世界

上一篇 ∣677/ 1001 ∣ 下一篇

22

講究天地人合一的古典陶磁世界

接觸陶磁的世界之後
有太多技術面的專有名詞與鑑賞方法
但在古典陶磁美學中最核心的部分
是如何在器物中感受"天地人"三要素的搭配與和諧

但"天地人"這樣的名詞實在太過抽象了
請讓我用製陶老師傅的台語來解釋
也就是"一燒"、"二土"、"三功夫"這三大要素

1."燒"="天"
在傳統陶磁的世界裡,一千多年來用的是柴窯
如何根據黏土的性質與木料的油脂去控制燒成溫度
必須一次次去反覆嘗試燒成溫度的控制
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來驗證

如果以一年燒窯兩次來說
陶工職人一生的經驗值很難超過100次
要將經驗值轉化成知識需要經過十幾代的努力
所以經常會見到傳承十幾代的陶工家族
例如備前燒的金重家已經傳承至七十七代了

完全沒有科學儀器或溫度計的狀況下
依靠火的顏色去判斷土窯內的溫度
這是需要多麼豐富的經驗判斷啊....

然後再判斷要投入多少柴火去升溫或控溫
或決定釋放或阻絕多少空氣進入窯內

預先設定火的通道再進行排窯
看火焰在高溫下在通道內劇烈流竄
火焰會在器物表面形成火痕
釉料根據面向高溫的方向產生各角度的層次變化
這是多麼難以控制的要素啊

判斷錯誤的結果有可能窯體過熱.造成土質溶解
或是燒成溫度不夠燒不透造成強度降低
基本上燒陶的成功與否是看"天意"
每次的燒窯都是莫大的考驗
都必須祭拜天地祈求燒陶成功

火焰在陶器上所留下的火痕與窯變
幾乎等於是上天所賜予的恩澤
所以"燒"的重要性會排在第一

2."土"="地"
土是大自然的原始基本素材
不同地區的土質黏度與耐火性都不相同

例如台灣常用混土方式只需四天三夜大火快燒可以完成
而備前燒的黏土因為耐火性較低的緣故
必須經過12∼14天的緩慢升溫過程
而經過長時間慢燒的結果
落灰與窯變的層次會非常豐富

許多陶磁產地則是因為黏土的性質不夠好
發展出獨特的上釉技術來掩蓋原土的缺點

這一切都是因為陶磁器在日本具有特殊地位
名器在日本戰國時代的重要性是非常崇高的
最頂級的陶磁器物經常具有一國一城的價值
甚至一個茶碗的價值....
可能高過數萬個農民辛苦耕作一年的收成

自古以來陶磁在日本就是特殊經濟產業
開採陶土的礦山都是由國家嚴密控管
陶工則是世世代代繼承家業
而且在戰國及江戶時代
陶工不被准許自由移動以免外洩機密技術

因為陶工的活動區域被限制在礦山周遭
陶工必須用各式各樣的方法
去對抗或接納土質的優缺點
發展出因應土質的獨特製陶技術

每個地區的陶土的"土味"各異其趣
基本上從底部看土的層次與色澤
大概就可以猜出產地的位置

3."功夫"="人"

中國人說"人定勝天"是人的力量可以超越天地
日本人說"天地人"則是人順應天地去找出相對應的位置

人可以用熟練高超的技術去修飾及美化表面
讓器物看起來美觀動人

-------------------------- -------------------------- --------

如果以古典陶磁的角度來看
"燒"的層次豐富與否,佔了將近50%的分數
"土味"的層次決定了30%的分數
而"人為的技術"則只佔了最後20%

但為何民藝陶磁及現代陶磁不講這一套....

柳宗悅所提倡的民藝陶磁
將重點放在素人創作與耐用性上
所以大多只講"地"與"人"的層次

而現代陶磁從技術上的改變
從柴窯進化到瓦斯窯及電窯
基本上可用溫度計或電腦控溫
泥土也大多使用混合素材
以符合效率與實用堅固的要求
所以現代陶磁大多從"人"的技術或設計去看待

從不同的時期的陶磁文化
去找到能夠感動自己的要素
也慶幸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
還可以找到這麼多堅持傳統的陶磁職人

陶磁真的是深邃又迷人的豐富美術世界
歡迎你也來感受這樣的器物層次變化



TOP

上一篇 ∣677/ 1001 ∣ 下一篇

logo 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Tel:2521-6917∣Mobil:0935-991315∣營業時間:中午12點∼晚上7點